风雨桥乃郭沫若先生的命名,在当地叫花桥、福桥或风水桥。古老的侗乡山寨,无溪(河)不花桥。风雨桥也是侗族建筑文化的象征。风雨桥很多,其中最具特色的要数坪坦风雨桥群(九座)(国家文物保护单位)。
风雨桥是由桥墩、桥身、桥廊等和桥亭组合而成。桥墩系用大青石块垒砌而成,非常坚固;桥身多半用老杉木伸臂托梁的方法架设,以解决桥的跨度;桥廊上铺有木板,两边各有一条凳;桥亭则根据桥的长短而设,一般有三亭、长的有五亭。所以,侗乡的风雨桥,独具民族风格。说它是桥,它犹如长龙,横跨两岸,既充当中介,供人行走,又堵住一方风水,象征保一方平安,给人们带来福气的福桥和风水桥;说它是廊,它犹如颐和园的长廊,能供行人避风挡雨。塔有三层、五层、七层。塔上飞檐重叠,檐角面上彩绘雕塑各种花、鸟,桥脊上还有各种吉祥崇拜物,真是应有尽有。这种绚丽多彩的风雨桥,把中华传统的古建筑的桥、廊、房、塔、鼓楼的优点吸取过来,巧妙地融合于风雨桥建筑中,达到很高的艺术境界。
观月桥
坪坦风雨桥之廻福桥
坪坦风雨桥之廻龙桥
坪坦风雨桥之永定桥
坪坦风雨桥之永福桥
坪坦风雨桥之中步人畜分道桥
坪坦风雨桥之中步头桥
坪坦风雨桥之中普济桥